跳至正文
首页 » 如何用内容引导用户购买?

如何用内容引导用户购买?

如果你想买一个手机,也许你会这么做:

第一步:知乎搜索 “4000元手机推荐2024” 

第二步:浏览推荐“2024手机性价比之王”榜单

第三步:进一步搜索“华为mate30和p40该如何挑选”

第四步:进一步搜索“华为mate30还值得入手吗”

第五步:淘宝搜索“华为mate30”,看评价

第六步:下单

手机购买决策流程

这是一个手机产品的购买决策路径。可以看到,每个步骤都有对应的内容对吧?为什么会有人花精力和时间去做这些内容,有什么好处?

答案自然是转化。

我们在做购买决策的时候,大体都有一个决策的路径,或简单或复杂,从宽泛到具体,从初步了解到逐渐深入,最后下单购买。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在网上不断找信息的过程,同时,信息本身又会影响我们的决策。站在产品的角度,这些内容可以帮我们:

  1. 获得用户
  2. 引导用户
  3. 筛选用户
  4. 采取不同的内容策略转化用户

也就是说,优化产品购买路径可以帮你获取精准用户的同时,针对不同客群做转化。而对于用户来讲,这些内容本身也能提供价值,帮用户节省时间,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这里的内容不单指文字,还包括图片、视频,也包括营销点、文案等所有能影响到用户的信息所以购买决策分析非常适用海外内容营销,目前广泛应用在海外各类网站中。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通过分析一个产品的购买决策路径制作不同内容,针对不同环节的用户进行转化。我将不时分享海外用户获取/内容营销/效率工具,欢迎一起进步交流!

为什么要做产品的购买决策路径分析?

一个网站的流量,70-80%来源于搜索引擎。在海外,主要来自于谷歌。

谷歌的算法无论如何变化,永远都是以能够为用户提供最好答案为标准,判断一个内容/网站是否足够优秀,从而给予流量和排名的倾斜。

而产品的购买决策路径,聚焦的是用户从意识问题到最终下单购买产品的过程,是了解一个产品的心智模型,最终呈现的,就是针对用户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主要问题的答案,可以串联用户从认知到下单的闭环。所以,用购买决策分析来搭建产品的内容体系是非常合适的。

当你的问题能够覆盖到用户的疑问,意味着你就能触达到这批用户。你覆盖的环节越前,接触目标用户的节点就越早,用户的信任度也会更高。

回到上面的买手机的例子,还可以往前在推,你什么时候会考虑换手机?手机运行很卡?手机屏幕碎了?经常黑屏?那这部分是不是也有内容的机会点?用户在购买产品之前,往往聚焦的是一个问题,有问题才会产生需求,这些问题,都可以称之为“价值问题”。价值问题其实就是做网站内容营销的抓手

所以我建议围绕产品做内容营销的时候,可以拉一下产品的购买决策路径,分析在各个环节中是否存在的内容机会点,然后根据不同平台策划不同形式的内容针对性做转化。

如何做产品购买决策分析?

简单来说,就是跟着用户的视角走完从确定问题(需求)到下单产品的过程。但首先,需要从使用产品的用户上,去反推用户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什么在困扰他们?

产品购买决策闭环

阶段1:确定问题

做产品购买决策分析,首先要明确用户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会需要产品?用户问题发生的场景是什么?

用户购买决策流程-确定问题

这里我举一个我以前做过的fire pit产品的例子。Fire pit类似于国内烤火盆一类的产品,属于常见的庭院类产品,因为北美地区的庭院文化,fire pit的热度一直挺高。

我首先浏览了平台上关于这个产品的一些评论和介绍,包括YouTube上关于这个产品的视频,从用户的评论和图片中寻找信息:

用户购买决策流程-fire pit搜索结果
用户购买决策流程-fire pit评论

从分享的图片、评论、视频中可以看出,除了烤火取暖,还有很多关于聚会,烧烤,露营一类的描述。

这就是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这个产品的使用场景会和我原先设想的有出入。原本我以为,烤火用的烤火盆,肯定是冬天使用得更多,但实际上这个产品的高频使用场景是在夏季。谷歌趋势上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

用户购买决策流程-fire pit谷歌趋势

有个评论是这么说的,

“Fire pit brings people together. People would gather around a fire pit without reason”.

fire pit烤火

结合后院烧烤,烤棉花,喝酒一类关键词,可以看出fire pit还承载聚会、娱乐的属性。那是不是内容和图片上就可以突出聚会和聊天的元素?

我还看到YouTube上还有一些用户分享了DIY fireplace(壁炉)的视频,fire place和fire pit的作用都是烤火,但是fire place的美观度会更高,当然费用也更昂贵,所以从这个需求也可以延伸出很多的内容,去抓取对fire place感兴趣但又受制于成本的用户,比如:

  • 如何选择fire pit还是fire place(对比两个方案的优势,费用,美观程度)
  • 为什么我建议选择fire pit(强调fire place的劣势,不好调整,需要清洗)
  • 如何搭建一个fire place(fire pit作为一个备用插入到文中)
  • 如何选择fire place(同上)

……

汇总评论后,整理出以下几个问题:

用户购买决策流程-用户问题

也就是说,通过这一阶段后,可以得出用户会购买 fire pit这个产品的主要原因:

一是聚会目的。老外都喜欢party,但是有时候聚会是要有个主题或者起子的,围火夜谈刚好非常符合这个主题

二如果没有 fire pit,生火的时候容易把地面烧黑,点燃草坪

三烧烤/烤棉花,这个是在调研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场景

四露营的时候,烤火煮水煮饭取暖用

五作为庭院壁炉的平替方案

可以看到,每个场景细挖下去,都有很多内容了。

明确完问题后,用户下一步便是寻求解决方案。

阶段2:寻求方案

用户购买决策流程-寻求方案

这个阶段的用户还没有具体的产品。搜索方案时更多会从场景去搜,看看同样遇到这个问题的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的,比如:

后院烤火fire pit推荐

哪种fire pit适合烧烤

哪种fire pit方便携带

结合市面上的产品和用户的反馈,大致可以找到以下的产品:

用户购买决策流程-寻求方案

这个阶段内容要侧重你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怎么帮用户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突出产品本身,过早推销自家产品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比如以Ahrefs(SEO工具)的这篇文章为例,文章的目的是帮用户筛选9个免费的关键词工具。虽然目的是为了推自家的工具,但也确实做到雨露均沾,把市面上的工具都提了一遍。

当然,第一个主推的就是自家的工具。

不要觉得好像提及其他竞品就会影响自己的转化。你这么做,反倒会让用户觉得你是真的站在他的角度,帮他提前做了功课,用户对你的信任度会提高,也会觉得你的内容专业。

而且,用户其实没有多少耐心真的会一个个去看的,大多数的选择就是第一个,尤其你第一个有放截图,其余的很少甚至没有,基本八九成的用户都会选有图片的选项。

阶段3:方案对比

用户购买决策流程-方案对比

用户这个阶段更多是在不同的产品之间对比。所以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是,帮助用户做不同产品的对比,同时插入目标产品。比如文章前面提到的手机榜单,海外网站的round-up review,都是这类内容。

做这类内容的时候,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对比的角度,还是fire pit的例子:

用户购买决策流程-方案对比

比如,调研过程中就发现,亚马逊有些fire pit的评论会提到烤火的时候会有火星子跳出来,会烧到草坪。

那么假如你的产品有一个盖子,可以阻挡这部分火星,就可以把它当一个重点来对比(这是不是也是做产品调研、优化产品的思路呢?)。

还可参考平台上的角度,比如看下亚马逊同类产品listing页面上的对比,看下他们对比的角度,用户在意哪些因素:

用户购买决策流程-亚马逊产品对比

这些内容,就是你在突出自家产品优势的时候,要着重笔墨的方面。

还可以在谷歌上搜索“XXX + review”,看看其他网站对比这类产品的角度是什么。

roundup review

阶段4:购买

用户购买决策-购买

购买环节的内容,或者说信息,考虑的是是否直接影响用户下单的因素。除了价格,还有退换货政策,包括上面提到的,fire pit的盖子,实际上考虑的是安全生火的问题。

所以,购买环节是整个产品购买决策中最重要的一环。但同时,这一环节的信息提炼难度又是最高的,毕竟你不希望用户要看完一篇长文再购买吧?

另外,购买环节(通常是产品listing页面)还要考虑内容的层次最优先考虑的肯定是要让用户快速决策的信息,一层层往下,再是其他能打动还没有下单的用户的信息。

以亚马逊的页面为参考,我们可以看到首屏有这些主要内容:

亚马逊页面组成
  • 图片(影响用户最直观因素)
  • 标题(这是一个什么产品,有什么亮点)
  • 评价(也是能左右用户下单的关键因素)
  • 配送时间
  • 退换货
  • 售后
  • 价格

可以看到,在首屏中,出现的信息其实已经满足用户做出决策。以前亚马逊还会把五点描述放前,现在逐渐弱化这个版块,其实也是鼓励卖家在图片中就完成产品介绍的功能。

页面再往下,还有:

  • 产品介绍(图文部分)
  • 产品参数
  • 视频
  • 产品对比
  • FAQ
  • 用户评论

不过我认为目前亚马逊页面内容太多了,如果不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网站,放在其他任何一个电商网站都会显得“内容爆炸”,干扰用户下单的因素太多了。但即便是这样,亚马逊还是做到了在首屏露出了关键信息内容,如果从内容搭建的角度来看,这部分内容就是我们要关注能转化用户的部分。

同样可以参考的还有谷歌的搜索结果。当你在谷歌搜某一个具体的产品,谷歌会判断你有购买意图,有个很好判断的标准就是看是不是有产品展示的结果,如搜索“solo stove”:

谷歌solo stove搜索结果

然后观察搜索结果展示出来的关键信息有哪些:

谷歌solo stove搜索结果
谷歌搜索结果people also ask
solo stove搜索结果

比如这里展示出来的solo stove容易组装,尺寸,高评,90天的免费退换就是可能影响用户的关键信息,可以在页面适当强调。

阶段5:使用

从购买决策的路径看,似乎到用户下单这一过程就完结了。是吗?

用户购买决策-使用

其实使用环节的内容同样也很重要,这个环境呈现的形式更多为视频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操作复杂的产品/线上软件。这个环节的内容可以:

  • 帮助用户快速上手产品/后期更好地使用产品
  • 降低退换货
  • 降低因操作不当的客诉
  • 二次宣传/口碑宣传

目前在产品使用环节相对而言比较好的两个,一个是宜家,一个是前文提到的Ahrefs。

从整个购物体验来讲,宜家首先是把产品使用场景放前,你买之前就可以体验到这个产品,而宜家产品组装说明书也是我用过里比较清晰的;Ahrefs就更不用说了,作为一个功能庞杂的SEO工具,他们家有非常多的内容支撑整个工具的使用介绍,而且这些内容都属于精品,都是确实能帮用户解决问题的内容。

如何搭建网站内容体系?

有了上面调研的结果,先把内容点汇总在一个表格:

fire pit购买决策

上面的表格只是举例。实际调研过程中,关键词更多,表格内容也会更丰富。

可以尽可能搜集关键词和用户问题,这样后面内容的规划也可以做得更长。

搜集完毕后,就进入内容的筛选环节。

在谷歌搜索相关问题/关键词,看看搜索结果的竞争程度(竞争对手的权重,内容的丰富程度,搜索结果首页内容的数量等等),再决定哪些内容进入制作流程。

比如,判断的标准为,搜索结果中,大多数为权重20-30的网站,且网站都比较新,而且你可以在内容上做得比它更好,那么这个词/问题就可以做内容

关于如何分析内容的竞争程度和如何制作内容,会再单独出内容,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持续关注。